2020年8月,浠水乡音群群主周东、浠水籍知名财经作家陈润共同发起“浠商奋进者”品牌传播计划,计划采访100位浠水籍优秀企业家,传播他们的故事,以此弘扬浠水文化、助力家乡发展,提升浠水凝聚力。 侯绍林,前北京市京都(深圳)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,现广东顺祺律师事务所创始人。从业10年来,已经为至少1000家客户维护了权益。如今,侯绍林专注于私人律师服务领域,让中、小、微企业主拥有自己的私人律师,让私人律师真正走进千家万户。 以下为“浠商奋进者”和侯绍林的对话,讲述他在人生起步的十几年里,是怎样一步步从一名汽车修理工、装修油漆工,成长为一名优秀执业律师及律所创始人,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。 01 一个汽车修理工的觉醒 “你看那个侯家的小儿子,怕脏、怕累、怕苦,做什么都不成!”这是侯绍林在未成年之前,听到最多、最刺耳的话。说出这些话的,不仅仅有街坊邻居,还有师长父母。无奈之下,侯绍林的父母将他送到了一家汽修技校学手艺。从父母的角度来讲,学习学不好,至少学门手艺,之后的人生也可以靠双手养活自己;从侯绍林本人的角度来看,这让他原本就自卑的人生,增添了更多灰暗的色彩。但迫于父母的压力,侯绍林还是硬着头皮在汽修学校学了5个月,并在这里结识了几个年纪相仿的朋友。1999年,南方打工热潮顺着珠三角地区一路北上,点燃了年轻人外出谋生的梦想。侯绍林也是其中一位,尽管那时候他才17岁。于是,他不顾父母坚决反对、再三阻拦,坐了19个小时的绿皮车硬座,一路南下。那是侯绍林第一次出远门,母亲很担心,临行前给他衣兜里偷偷塞了1300元。深圳虽然遍地是金,但是对于一个还未成年的学生来讲,是极不友好的。他们在深圳总共呆了13天,但从第十天开始就身无分文,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。走投无路的时候,他跟着几个同乡从旅馆搬到了公园的长椅上、铁路桥墩下与乞丐划地睡觉。无奈之下,他向一个年长乡亲借了500元,灰溜溜的回到老家。时隔多年,侯绍林对那个夜晚铭记于心,那是他人生中,最痛苦的夜晚。他发誓,今后再也不来深圳了。回到家,他都不敢进家门,怕被父亲责骂。跑到大伯家去,大娘递给我一个馒头,刚咬一口,就生生哽咽了,眼泪也止不住涌下来。那一刻他才深深领会,生活并非想的那么容易。一个少年的自尊与委屈,在那一刻通通发泄了出来。后来,父亲坚持让侯绍林去学习汽修,为了增进实操经验,这次托人找到了当地的老师傅带他。但是师傅很粗鲁,学不好就是一顿臭骂。侯绍林回忆:“那是我人生中最灰暗自卑的一段时光,承载着多种复杂的情绪,我父母亲希望我具备的一技之长,师傅毫不顾忌的羞辱责骂,亲戚邻居的指指点点,浑身黑乎乎的机油和刺鼻的气味……我受不了了。”侯绍林的青春是写满矛盾的,一边是自己做啥啥不成,一边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的焦虑,加上邻居亲戚的指责,压力像山一样,压的他喘不过气。为了证明自己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,侯绍林听人说去北上做装修油漆工学徒短,收益高,于是他又北上去河北保定做了一名装修油漆工,结果刷了大半年油漆。如何才能挺起腰杆赚钱,如何才能让父母引以为傲,如何才能不被别人低看一等,当这些念头整日闪现在脑海里时,侯绍林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清醒,唯有自强,才有出路。02 一生总要有一次用实力去证明自己 想要开始的时候,什么时候都不晚,更何况是在18岁那样美好的年华里。千禧年,渇望改变命运的侯绍林应征入伍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海军士兵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,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。03 老天独爱“笨小孩” 2008年年底,侯绍林光荣退伍。那年他27岁,意气风发。由于在部队一直学习法律知识,侯绍林坚定了人生理想——做一名律师。于是他放弃找工作,全职专心备战司法考试。这是一项极具残酷及挑战性的考试。由于记忆点多,涉法面广,难度大,每年的录取只有15%左右,有些人连续考几年都未必通过,所以被公众誉为“天下第一考” 。由于在部队养成的好习惯,侯绍林的备考意志非常坚韧,整整8个月的时间,他都坚持着早6晚12的生活。就连跑步、上洗手间的时间,都在默背律条,直到形成肌肉性记忆。实际上,在备考的过程中,又出现了很多替他规划人生的“导师”,质疑他都已经27岁了,在部队“耽误”了好些年,退伍后得赶紧找个好工作安定下来,司法考试纯粹是在浪费时间逃避现实。好在,那时的他已经是个有判断力、有意志力的成年人了,也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,再加上军营里经历的磨练,对于别人的质疑,如风从耳边吹过,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。他相信,老天爱笨小孩,所有努力都会有结果的一天。2009年侯绍林以342分的成绩考上了法律职业资格证C类等级证书。这个成绩虽然没有通过全国线,但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信心。家人们开始逐渐理解他、支持他。2010年,侯绍林重整旗鼓,以375分成绩通过了全国线,拿到了A类执业律师资格证。这一次,他选择重返深圳。1998年,侯绍林对于深圳而言,就是一个不速之客,身无任何技能,只能找最便宜的旅馆,被公园的保安驱逐,跟乞丐抢避风港。2011年,30岁的侯绍林孑然一身,他将自己比作一张白纸,在大城市写十年与在小城市写十年,应当有不同的人生,就这样他再次来到深圳。等待他的又是什么?04 “我希望「私人律师」走进千家万户中小微企业能标配律师”万万没想到,等待侯绍林的是还是一盆冷水。 他满心欢喜地来到深圳之后,前前后后找了8家律所,没有一家律所愿意聘请他,对方给出的回复很简单:抱歉,我们只招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-3年经验的执业律师。 这让侯绍林再一次陷入困境。难道这些年的努力都要付之东流吗?无奈,为了能在深圳活下来,他只能妥协。第1份工作,他去了一家做实业的公司当法务。“深圳这个城市不比家乡,当你在这里一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时候,内心会很慌乱,没有安全感。你是不被这个城市所接受的,就只能像浮萍一样,在这个城市漂着,无法生根。” 因此,侯绍林只能以退为进,先谋生再谋职。2011年10月底,侯绍林终于如愿以偿地挂靠在北京市京都(深圳)律师事务所,成为一名深圳的执业律师。 在深圳默默耕耘6年,2017年7月侯绍林终于开了自己的律所,广东顺褀律师事务所。对于这份职业,他感慨万千:“人生就是要努力到无能为力,拼搏到感动自己。否则,你顺着泥潭向下滑时,泥潭会助你一臂之力,让你跌落得更快。反之,你会拥有相反的人生。” |
2月27日,浠水县雨露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
液化石油气因其使用方便、灌装快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率很高